查看原文
其他

用户信息外泄,外卖平台回应:“我们也是受害者”

喵酱 北京早知道 2018-08-09


近外卖者肥


近日,各大外卖平台曝出个不大光彩的新闻。


本来,订外卖的时候留个电话、地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结果有人发现,咱们定外卖的时候,留下的这些信息居然在一些群里被公开售卖。


现在,这群人离着被逮起来,也不远了。



01


此前,有人在多个“电话销售”群发现,有卖家专门出售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外卖平台的用户信息都存在被泄露的情况。


“今天的数据已经更新,长期出售各种数据”。


4月14日下午4点,陈京宏在QQ上推送了一条消息。系统显示这个QQ的好友超过200人。


陈京宏称,其中大多是向他买过“数据”的客户。而所谓“数据”,是包括电话、地址在内的公民隐私信息。


聊天中陈京宏透露,自己手上有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来自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客户数据,10000条售价800元,5000条起售,“平均每条不到一毛钱。”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

 

某网络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覃华平时的业务是负责帮忙代开(运营)美团店铺。他同时称,可以想办法搞到成都的美团订餐客户信息。

 

“姓名、性别、电话、地址,订餐次数都有,但具体能有多少条我要查一下才知道。”

 

他给出的报价比之前的卖家贵了几倍,每条5毛钱。覃华随后解释称,可以保证准确率,而且就是这两天的。


截图来自覃华提供的文档


甚至还有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

 

有人通过电话找到美团外卖骑手,询问对方是否可以售卖用户的订餐信息。对方表示可以,但价格稍高,一元一条。

 

“这些信息可以确保是当天的,而且订单上的所有信息都可以给你,包括从哪家订的餐,订了哪些餐。”

 

谈好价格后,骑手随即发来了4月18日35位顾客的订餐信息。这些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美团骑手APP的截图,还有一种是打印的纸质小票。



用户每订一次外卖,就意味着要将自己的信息上传一次。


如果信息倒卖已经变得如此猖獗,我们的信息经过平台、店家和骑手三方之后,恐怕已经漏成了筛子,毫无“保护”可言了。


别看这么条信息,看似毫无用处,先不说各种骚扰电话,万一有绑架或者拐卖的歹徒,假扮外卖小哥,拿着这些信息骗受害人开门,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02


面对这样的恶劣现状,几家公司均做出回应,称在排查。

 

美团方面回应表示,美团外卖称目前已启动了相关信息的核实排查,并已向警方报案。对于此类事件,美团外卖始终坚持严惩不贷、坚决打击的原则,全力打击这类不法行为。

 

饿了么也回应称,第一时间就开始全力排查,并和有关部门保持协作。



但是对于一些平台说自己也是受害者的话,实在不敢苟同。


说实话,真没瞧见他哪儿受害了。信息是从和他相关的途径给泄露出去的,明明是自身管理出现了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这些平台倒是开始叫屈。


推得一手好锅。



对于信息倒卖的行为,我国是一直在打击的。

 

3月初,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信息数据泄露、电话骚扰繁多等现象,北京警方抽调专人成立专案组进行深入调查,并发现在互联网上有人批量贩卖投资理财、保健品、化妆品、公司法人、收藏品等各行业信息,数据量巨大。


就这么顺藤摸瓜,北京警方抓获一批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中间商”。


这些中间商竟然将淘宝店的客户资料、公司里的客户理财资料都变成了他们用来买卖的商品。目前,嫌疑人均被依法刑事拘留。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起案件中,海淀分局警务支援大队接百度公司举报,称有人利用网络云台服务器非法获取各大网络公司的用户信息。


同样,这一起案件也顺利侦破。四个嫌疑人里,居然还有个未成年。


民警在该公司的电脑内提取了包含知名网络公司等各类信息数据上亿条。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遗憾的是,调查报道中曝光涉出售外卖用户信息的QQ群仍在正常状态。


曾在报道中所出现的某网络运营公司工作人员覃华(化名)继续发来外卖信息,包括姓名、地址、订餐平台、订餐次数等内容,并表示“这份用户信息更为精准”。



03


一直以来,用户信息泄露早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早期银行信用卡、会员信息泄露,到现在用户信息的抓取开始从手动走向借助高科技工具。

 

这次,调查者接触到的外卖代运营工作人员的“纯手动”、“每天只能抓取80~100个信息”已经显得过时。


有熟悉内幕的人士透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借助软件、一台电脑自动“爬取”用户姓名、电话和注册日期等信息,并且一天能“爬取”上万条信息。



而另一方面,用户信息的泄露渠道则变得多样化,泄露场景也让人眼花缭乱。

 

经梳理发现,无论是微信群“砍价拼水果”、扫描二维码获取话费、还是转发某个广告领取红包、点赞领取礼物等,均有用户因随手一个举动招致巨大的损失。


但这种情况,又不可能完全依靠用户自己的防范意识。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信息泄露,不仅仅是我们用户的问题,甚至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


此前,中国互联网协会曾发布《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报告显示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其中21%的网民认为非常严重,84%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报告》还称,仅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因为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总体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警方一直在努力,可我们的信息还是不断出现在他人手上。究其原因,只能说我们真的缺少一个靠谱的防范机制。


光靠执法者在犯罪发生之后予以惩治,而不能在问题出现的源头予以解决的话,恐怕并不能根治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而问题的源头,大概就是各个公司过度索取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有太多手段被窃取、被查询。


究竟是要方便,还是要隐私?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喵酱

笑到肚子痛,比哭到心痛好。




吃喝玩乐最北京

最接地气的北京吃喝玩乐分享平台

 


看点推荐▼

 躲在虎坊路里的小馆子,火了二十多年了。

 说好一起摇车牌号,你却偷偷买了京A牌照

 《北京女子图鉴》再狗血,我也总能从中找到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